國家統計局10月24日發布數據顯示,初步核算,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0269億元,按不變價格計算,同比增長3.0%,比上半年加快0.5個百分點。分季度看,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.8%,二季度增長0.4%,三季度增長3.9%。
國家統計局表示,總的來看,我國經濟克服多重超預期沖擊的不利影響,主要指標恢復回穩,保持在合理區間,積極因素累積增多。三季度經濟恢復向好,明顯好于二季度。下階段,要充分釋放政策效能,著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穩物價,擴大有效需求,推改革激活力,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,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,力爭實現最好結果。
消費市場保持恢復增長
“前三季度,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積極推動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顯效,消費市場總體保持恢復增長態勢。”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董禮華說。
數據顯示,前三季度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.7%,增速比1月至8月加快0.2個百分點。分季度看,三季度增長3.5%,二季度下降4.6%,三季度較二季度加快恢復。
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表示,在穩增長促消費政策支持下,消費需求總體延續恢復態勢,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逐步鞏固。前三季度,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1.3%,拉動GDP增長1.2個百分點。其中,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2.4%,拉動GDP增長2.1個百分點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型消費較快發展,其中網絡零售占比提升。前三季度,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6.1%,明顯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,繼續保持較快增長;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5.7%,比1月至8月提高0.1個百分點。
董禮華稱,前三季度,消費市場韌性顯現,市場銷售規模保持擴大,消費升級持續推進,新型消費穩定增長。但也要看到,消費市場恢復基礎仍需鞏固。下階段,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持續推進,一系列支持市場主體、提升居民消費意愿和能力的促消費相關政策落地顯效,消費市場將繼續穩定恢復。
基礎設施投資持續回升
統計顯示,前三季度,全國固定資產投資(不含農戶)同比增長5.9%,增速比1月至8月加快0.1個百分點,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。其中,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.6%,增速比1月至8月加快0.3個百分點,連續五個月回升。
“今年以來,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積極發揮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作用,認真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和地方專項債,有力推進項目盡快落地實施,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,發揮投資關鍵作用。”國家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司司長翟善清表示。
從投資先行指標看,前三季度,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0.8%,投資項目(不含房地產開發投資)到位資金增長21.3%,有利于投資持續穩定增長。
趙同錄表示,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效能不斷釋放,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,有效投資規模持續擴大,對經濟恢復的關鍵作用增強。前三季度,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6.7%,拉動GDP增長0.8個百分點。其中,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0.2%,拉動GDP增長0.8個百分點。
“下階段,要扎實落實盤活地方專項債結存限額、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、加快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系列舉措,推動擴大有效投資;優化民間投資環境,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撬動作用,有效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,促進投資持續向好。”翟善清說。
工業生產加快恢復
“三季度工業發展快速回升,增加值同比增長4.6%,拉動經濟增長1.4個百分點。”趙同錄說。
數據顯示,7月、8月、9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.8%、4.2%、6.3%,呈加快恢復態勢。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副司長江源表示,9月,隨著極端高溫天氣消退、部分地區高溫限電對工業生產影響減弱及部分行業需求回暖,疊加同期低基數影響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加快回升。
江源稱,各地統籌疫情防控和工業經濟發展成效顯著。三季度,全國有23個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二季度回升或降幅收窄、由降轉增,回升面達到74.2%。其中,前期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長三角地區大幅回升,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二季度下降3.2%轉為增長8.2%。
“下階段,要進一步推動各項穩經濟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落細,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幫助企業紓困解難,不斷鞏固工業經濟恢復向好的基礎。”江源說。
關鍵詞: